首页

女王S论坛

时间:2025-05-29 09:39:43 作者:教育部:2025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1335万人 浏览量:32582

  中新网5月28日电 据教育部网站消息,2025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1335万人。教育部会同国家教育统一考试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,强化统筹谋划、周密研究部署、精心组织实施,指导各地用心用情用力做好考试组织和考生服务工作,全力以赴实现“平安高考”目标任务。

  一、全流程规范管理,保障考试安全

  ——拧紧责任链条。要求各地压紧压实主体责任,充分调动资源力量,强化风险隐患排查,完善安全工作举措,精心做好本行政区域内考试组织、考试环境治理、考风考纪建设等各项工作,切实守牢考试安全底线。

  ——完善制度保障。修订考务工作规定,指导各地进一步健全考务管理工作制度,健全考务工作人员管理、试卷印制、试卷运送与保管、考试实施、安全保密、评分阅卷等各环节全流程工作规范要求,全力保障考试招生公平、安全、科学、规范。

  ——加强安全检查。加强命题基地、印刷厂、保密室等关键部位的安保措施,进行全覆盖安全检查,严防试题试卷失泄密。对全体监考人员开展网上培训,考核合格方能上岗,切实提高履职尽责能力。

  ——强化应急处突。提前研判地质灾害、气象风险形势,指导各地摸排考点周边安全隐患,修订应急预案,细化处置流程,加强应急演练,严防自然灾害、突发事件等影响考试正常进行。

  二、全方位防范舞弊,维护公平公正

  ——加强考试环境治理。指导各地联合开展净化涉考网络环境、清理涉考虚假公众账号、净化考点周边环境、打击销售作弊器材、打击替考作弊、治理涉考培训机构等专项行动要求,依法严厉打击各类涉考违法犯罪活动。

  ——强化人防物防技防。严格入场安检,推动智能安检门功能升级,强化对手机、智能手表(手环)、智能眼镜等违规物品的重点检查。加强标准化考点建设,确保考点内无线电信号屏蔽全覆盖,强化考场监考巡考,积极推动智能巡查巡检,织牢织密考试安全防护网。

  ——加强考试诚信教育。通过签订“诚信高考”承诺书、违法违规案例警示教育等方式,加强对考生的诚信教育,引导考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考试观,自觉抵制舞弊行为。

  三、全链条优化服务,做好“暖心护考”

  ——强化综合服务保障。深入开展“2025高考护航行动”,指导各地进一步做好交通、食宿、卫生、噪音治理等方面的综合服务保障。继续做好残疾人等特殊困难群体的考试服务,为12个省份的16名盲人考生专门命制盲文试卷,为1.4万余名残障考生参加考试提供合理便利。依托各地中学和心理咨询服务机构,有针对性地做好考生心理疏导、关心帮扶工作,帮助调适考前状态。

  ——优化志愿填报服务。优化升级“阳光志愿”信息服务系统,指导各地积极建设完善志愿填报信息服务系统,加强对中学一线教师培训,为考生提供“一站式”、个性化的志愿填报服务。广泛开展线上线下志愿填报咨询活动,通过短视频、网络直播等贴近学生的方式,多渠道、多方式为考生和家长提供政策解读、信息参考和咨询服务。

  四、全覆盖宣传引导,营造良好氛围

  ——加大宣传解读力度。指导各地充分发挥“高考新闻发言人”制度,积极运用电视、官网、官微、直播、短视频等形式,组织丰富的线上线下活动,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信息发布、政策解读、温馨提示、答疑解惑等服务工作。

  ——规范招生宣传行为。部署各地进一步规范高考成绩发布和高校招生宣传工作,加强对培训机构和自媒体账号涉高考行为的规范管理,严厉打击虚假宣传、收取高价咨询费用、违规开展培训服务、组织诈骗或作弊、诱导考生填报志愿、扰乱考试招生秩序等违法违规行为,营造风清气正的考试环境。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报告称2023年中国跃升至全球第二大艺术品市场

中方始终认为,文明只有姹紫嫣红之别,绝无高低优劣之分,挑动文明冲突、攻击宗教信仰只会让世界分裂动荡,对其他文明搞歧视、排外、敌对没有赢家,更换不来和平安宁。

釜山世乒赛团体赛:国乒男团11连冠

记者看到,大院内有多座办公楼,县委、县政府的各个部门在一栋5层高的楼内。据工作人员介绍,这栋楼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,至今已经有约40年历史。进入楼内,记者发现装修朴素,也没有电梯。

第十届孙子兵法国际研讨会将在京举行

王春英称,近年来,境内主体逐步适应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,汇率预期更加平稳,主要根据实际需求开展结售汇,外汇交易的理性程度明显提升。

刚果(布)政府发言人在中国呼吁:我们要搭建桥梁而不是树立壁垒,中非合作万岁!

“夏粮丰收是农业生产的重大成果,它不仅为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了坚实的保障,也是经济稳定和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石。通过保持播种面积的稳定和单产的提升,夏粮产量的增加不仅满足了国内粮食需求,还增强了国家应对外部风险和挑战的能力,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稳定的力量。”农文旅产业振兴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袁帅说。

湖南千余名大学生接受应急救护培训

青海省海东市地处内陆属干旱性气候,地形多为山区,暴雨、冰雹、雪灾、干旱、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发生比较频繁。根据预警预报信息,海东市各级应急管理部门迅速启动“叫醒、叫应”两个机制,紧盯“转移谁、谁组织、何时转、转到哪、如何管”五个关键,及时组织基层党员、驻村干部、民兵、志愿者等力量,“一对一”帮扶民众应急转移避险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
链接文字